思政案例

中医药专业:《“反应停”带给我们的启示》课程思政案例

jianjie-.png

弗朗西丝•奥尔德姆•凯尔西(Frances Oldham Kelsey),1914年7月24日出生于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加拿大完成大学学业后,到芝加哥大学学习,1938年获得药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此后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药物药理研究。1950年,凯尔西入籍美国,1960年8月加入食品药品管理局,一个月后接到沙利度胺(又称为“反应停”)的销售申请。

fanwei.png

适用专业(6)

高职(2):中医学、中药学

本科(2):中医学、中药学

中职(1):中药

技工(1):中药

适用课程(1):“反应停”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关思政元素(5):精益求精、严谨求实、敬业、恪尽职守、爱岗敬业。

zhenwen.png

名言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做,不弛于空想,不鹫于虚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                                                                                                                   —李大钊

 案例

弗朗西丝•奥尔德姆•凯尔西(Frances Oldham Kelsey),1914年7月24日出生于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加拿大完成大学学业后,到芝加哥大学学习,1938年获得药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此后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药物药理研究。1950年,凯尔西入籍美国,1960年8月加入食品药品管理局,一个月后接到沙利度胺(又称为“反应停”)的销售申请。

沙利度胺于1953年首由瑞士CIBA药厂合成,药厂的初步实验表明,此种药物并无确定的临床疗效,便停止了对此药的研发;1954年联邦德国Chemie Gruenenthal公司发现沙利度胺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眠效果,对孕妇怀孕早期的妊娠呕吐疗效极佳,于是在1957年10月以商品名“沙利度胺”作为镇静催眠剂上市。此药因疗效好而销售快,很快有14个药厂以“反应停”作为商品名在全球46个国家销售使用,主要在欧洲、非洲、澳大利亚和日本,仅德国1959年每天约有100万妇女服用,每月销售量达1吨之多。1961年11月,德国汉堡大学儿科遗传学家Widulind Lenz首先观察到服用此药与日益增多的海豹肢畸形儿相关,并将此发现通知了药厂。随后1961年12月,澳大利亚产科医师William McBride在《柳叶刀》上第一次报告了海豹肢畸形儿与沙利度胺密切相关。后来的统计发现,1958-1962年间,在全球发生的12000多例婴儿畸形中,有8000多例系沙利度胺诱发的海豹肢畸形儿。

……

查看详情.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