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资讯

辽宁:将“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

近日,辽宁省教育厅印发《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施方案》,该省将充分发挥辽宁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作用,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思政课,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包括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辽宁省教育厅委托辽宁大学等高校整合区域内院校资源,组建项目组,负责承担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建设具体工作,重点在“大思政课”建设、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育人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辽宁要求,省内各高校开展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所在场所(纪念馆、博物馆等)设为思政课校外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撰写实践报告,运用学生宣讲团等多种方式阐释、宣传红色文化,通过相关线上教学资源、建设虚拟仿真实践课等方式开展线上实践教学活动。  辽宁提出,构建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教学模式。要求各牵头高校于今年9月形成《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指导建议》,把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深度融入每门思政课,促进“大思政”格局的形成。

阅读全文
为教育现代化装上“智慧引擎”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信息化驶入“快车道”

 “面对信息化潮流,只有积极抢占制高点,才能赢得发展先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我国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  这10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同样驶入“快车道”。10年来,随着“四梁八柱”全面搭建完成,教育信息化的“内部施工”有序展开,数字资源供给日益丰富,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提速,数据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信息化正在成为助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强力引擎。  今年以来,教育部党组将大力推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贯彻落实“联结为先、内容为本、合作为要”总体战略,进一步明确方向、统一步调,集中推动数字化建设各项任务。  一场更加深刻的数字革命,正在全新赋能教育改革升级。  从“三通两平台”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新基建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  今年2月,虎年春节刚过,教育部举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暨教育信息化首场辅导报告会。  “教育系统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有基础、有能力、有优势,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的话掷地有声。  怀进鹏进一步强调,要牢牢把握“方法重于技术、组织制度创新重于技术创新”的工作理念,按照“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示范引领、安全运行”的工作要求和思路,一体化推进建设与应用。  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从顶层设计、政策部署,到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平台搭建、应用探索,一步一个脚印,交出了一份十分亮眼的成绩单。  10年来,教育部加强统筹部署,“三通两平台”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三全两高一大”新发展目标稳步推进,呈现出应用深化不断加速、创新案例竞相涌现、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的良好局面。  教育信息化已由起步应用阶段进入融合创新阶段,对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支撑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获得世界各国普遍认可。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备。来自教育部的权威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学校网络基础环境基本实现全覆盖,中小学(含教学点)联网率达99.7%,99.7%的学校实现了百兆带宽,95.2%的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学校统一配备教师终端1060万台、学生终端1703万台。  ——教育信息化填平“数字鸿沟”,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截至目前,全国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实现全覆盖,“三个课堂”应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深入推进,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基本形成,  ——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已接入各级平台近200个,为师生提供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应用访问总数累计3亿人次,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开通数量超1亿个。  ——信息化支撑教育治理现代化成效显著。建成学校、教师、学生三大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全国所有学校“一校一码”、师生“一人一号”。对“互联网+教育”新业态包容审慎的监管体系基本建立,营造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10年来,国家层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体系日臻完善,为进一步支撑信息技术大规模应用,助力教育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呼应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对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的深刻改变,明确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相继出台《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提升高校、中小学有关信息化能力,指导在线教育全面长远健康发展。  今年3月1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的升级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试运营。升级后的平台进一步丰富了原有的专题教育和课程教育资源,并增加了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实践经验等四类资源。  2021年,教育新基建开始起步。这一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基本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从填平“数字鸿沟”到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  信息化促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地处偏远山区,教育资源紧缺且分配不均,很难获得优质教育资源。  为此,巧家县通过采用教育城域网方案,对县内各中小学的网络出口进行统一管理,搭建同步课堂,将主教室的名师授课活动实时直播到其他区域教室,实现了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及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像巧家这样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县越来越多,信息化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十三五”期间,国家层面整合开发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数字资源6948学时;与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科教材配套的资源达5000万条;建成203个国家级职业教育资源库;认定129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40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多年积累的教育信息化软硬件资源优势,终于迎来一次“实战的检验”——  2020年1月,一个非同寻常的新年开局。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湖北省武汉市向全国蔓延。与疫情相伴的是,教育系统迎来共和国教育史上从未有过的挑战——因居家隔离,全国春季学期开学不得不按下“暂停键”。  开学可延期,学生成长不能延期。于是,一场“停课不停学”的攻坚战打响了。  短短几天,在教育部、工信部的协调下,一个拥有7000台服务器、90T带宽,可供5000万名学生同时在线使用的网络云平台搭建完成。  正是一根根网线、一块块屏幕、一个个线上平台,为全国两亿多大中小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居家学习软硬件支持,保证了他们“成长不延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严峻大考中创造了奇迹。  从2月17日平台开通使用到3月19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网页浏览次数8.7亿,访问人次6.7亿,实现全国31个省份全覆盖。  当偏远山区的孩子与城市孩子通过网络云平台完成高质量居家学习时,这次“停课不停学”的大考,也彰显了教育信息化在填平“数字鸿沟”、促进教育公平上发挥的突出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信息化还在补齐教育质量“短板”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在职业教育方面,2017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于2015年、2020年两次发布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相关规范。截至目前,已建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03个、省级460个,还有5000余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在线课程。  在高等教育方面,为缩小中西部高校与东部地区高校的差距,提升中西部高校教学水平,教育部实施了“慕课西部行计划”,先后为725所西部高校提供13.88万门慕课及小规模专有在线课程服务,帮助西部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201.52万门次,参与学习学生达1.63亿人次,西部高校教师接受慕课应用培训达140万人次。  从技术引领“课堂革命”到助力区域智慧教育发展  信息化助推教育教学深度变革  学生们使用艺用解剖系统在大屏上观察人体骨骼、肌肉的三维图像;使用VR技术“置身”于虚拟美术馆,近距离研习画作;通过动作捕捉系统,学生可以赋予动漫模型连续动作……  这些是发生在中央工艺美院附中专业教室里的课堂教学情景,如今这已然成为这所学校的教学常态。  相比传统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的授课模式已经彻底改变,知识获取、传授方式、教与学的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信息化通过改变教与学推动了学校的“课堂革命”。  信息技术加持下的“课堂革命”,不仅发生在中小学,也发生在高校。  从2013年起,我国高校采取“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方式,系统推进慕课建设。教育部首批遴选认定包括1875门线上课程、728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和868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在内的国家级一流课程,对慕课建设与应用起到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  经过9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慕课建设取得骄人成绩,在课程建设数量和应用规模上跃居世界第一。  当前,以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也让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深度变革有了更多的实现路径。  为加快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变革,2020年教育部在全国遴选确立了90个“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不少实验区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宁夏银川通过京银“互联网+教育”双优云桥项目,探索构建“教与学”新模式。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在区域内中小学校,探索创设包含人工智能、机器人、创客等在内的多种类拓展课程。  信息化为教育改革发展带来的变革远不止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促使教育评价手段更加丰富、教育评价过程更加科学、教育评价结果更加准确。  2019年,教育部启动了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在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闵行区、湖南省长沙市等一批条件具备的地区,率先进行智能时代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  上海市闵行区以电子书包为载体,进行学生学习过程数据的伴随性采集,并借助市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完成80多所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湖南省长沙市充分利用全市中小学基本实现一人一空间、校校有空间、班班用空间的基础条件,网络空间利用迭代升级,实现人人通空间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大数据融通共享,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和评价实施的可操作性。  此外,以教育大数据为代表的智能技术,还为提升教育决策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2021年6月,教育部共积累了500TB以上的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汇集学生数据4.75亿人、教职工数据1880人、学校数据62万多所。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规划处处长张鹏表示,这一数据库可提供转学手续、留学回国就业报到等跨部门公共服务,推动构建教育治理新模式。  在2021中国互联网大会智慧教育高峰论坛上,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在致辞中表示,智慧教育是教育在智能时代的新深化,是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变革的新阶段。  从“不敢用、不愿用”到“能创新、离不开”  合力推进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智能教室,德语教师徐丽莉向记者展示电子白板板书的各种功能,之后将板书内容一键保存下来并生成二维码。“这样一来,同学们就能通过扫二维码将板书内容直接带走。”徐丽莉说。  像徐丽莉一样,近年来,许多一线教师逐渐会用爱用智能教学设备,信息素养能力大幅提升。  毫无疑问,提升广大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让他们能熟练掌握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了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教育部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将“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列为八大行动之一。2018年8月以来,教育部启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行动,在北京大学等100个单位开展第二批试点工作。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提出构建“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  与此同时,各地也在不约而同地进行相关探索。  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宁夏围绕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了“云—网—端”一体化服务体系,打造人工智能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模式,实现了教师智能研修全员覆盖,推动教师广泛应用智能助手,常态化开展了“双师课堂”。  一些地方和学校纷纷结合自身实际个性化施策。守着一部手机,武汉光谷第一小学教师何双学会了操作各种软件,学会了在线直播、在线答疑。他说:“实战让我真正感受到互联网的魅力。”杭州春晖小学校长田冰冰举了一个例子,过去教师在微信群里一个简单的问题,常常招来刷屏式的回应。换作投票小程序后,数十人同时回答的状态变成了选择题的勾选,教师也能一目了然看到回答数据,给教学带来有益参考。  疫情防控期间,想方设法上好网课的教师比比皆是——北京商业学校教师侯德成,在自家厨房直播起了餐点制作;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藻溪小学教师单芃,把油菜花海变成了直播间,只为了让学生在家也能“闻”花香、“触摸”春天……  让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在走出原有教学模式的“舒适区”,更多一线教师会用爱用智能教学设备。在技术的赋能下,教师们从原先的“不敢用、不愿用”到“能创新、离不开”,开始享受网络带来的全新教育体验。大多数教师已经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线上答疑和测评等活动,信息化教学在各地渐成常态。  在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有增看来,信息化教学改革发挥了“教师能力发展加速器”的功能,极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逐步意识到需要加强自身学习,变被动培训为主动求知、变短期学习为终身学习,主动接触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也为我国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支撑。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旭东认为,未来不仅要培养、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还需要深入思考技术革命与教育变革的关系,有效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教师教育,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  10年改革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硕果累累。  不负使命,教育信息化的前进步伐,越发铿锵!  咬定青山,教育现代化的美好图景,越发清晰。

阅读全文
中国海洋大学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中国海洋大学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师德教育,强化正向引领,激发内生动力,不断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师风高尚、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配合、单位具体落实、全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设立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师德专题教育领导小组,强化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的组织领导、协同推动和责任落实。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选优配强专职工作人员,统筹教师思政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构建完备有力的师德师风建设规章制度体系,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会议议事规则》《师德考核办法》《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  加强师德教育,锤炼高尚情操。持续健全师德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通过集中学习研讨、专题辅导报告、政策宣讲等方式开展师德专题教育,推动师德专题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全面提升广大教职工政治素养、师德涵养和专业能力。坚持高位引领与底线要求相结合,将党史学习教育、法治教育、纪律教育和师德教育纳入政治理论学习、岗前培训等各类教师学习培训;建立助教听课制度,邀请师德先进个人与青年教师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帮助青年教师掌握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科研能力、锤炼高尚道德情操。将师德专题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讲好“大思政课”,抓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全过程,引导广大教师守好讲台主阵地,在教育教学中提升师德素养。  加强正向引领,发挥示范作用。强化教师荣誉体系建设,注重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宣传和建设培育,深入宣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最美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等富有时代精神的教书育人先进典型,组织评选学校“最美教师”等优秀典型,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激励广大教师见贤思齐。将每年9月份确定为学校“师德师风教育月”,以庆祝教师节大会、师德师风报告会以及论坛、征文、演讲、讲座等活动为载体,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大力宣传一线教师深耕教书育人、潜心科学研究的感人事迹,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集中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激发教师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  加强师德考核,强化警示教育。坚持将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建立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个人自评与单位评价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师德考核体系,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将师德日常考核贯穿教职工选聘、人才引进、职务晋升、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项目申报等教职工管理服务全过程。将师德年度考核与教职工年度考核工作同步组织,明确师德考核结果为基本合格的,年度考核结果不能确定为合格及以上等级;师德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年度考核结果确定为不合格。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加大对师德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对师德问题“零容忍”,不断加强警示教育,引导教师切实增强遵守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阅读全文
推动职业本科教育提质培优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据报道,“十四五”期间,教育部将遴选建设10所左右高水平职业本科教育示范学校。职业本科教育“是什么”“怎么办”“办成什么样”,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作为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自身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也应看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职业教育仍面临着吸引力不足、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数量不足等现实问题。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不仅是职业教育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就业与教育需求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培养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人才,可以较好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相互融通,进而改变“普教高、职教矮”,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另一方面,办好职业本科教育,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教育选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千军万马”挤普通高考“独木桥”的现象。此外,培养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有助于培养更多掌握复杂工艺操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更好满足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的需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技术院校和专业,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据悉,我国职业本科学校现有32所,在校生12.9万人。《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切不可求快求全、仓促推进。科学设计、坚守定位、突出特色、确保质量,才能推动职业本科教育行稳致远。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首先应当明确职业本科教育“是什么”,厘清其与普通本科、职业专科的不同定位。在培养定位上,职业本科教育以培养联结研发环节与生产环节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在培养模式上,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贯穿培养全过程;在评价方式上,更加注重行业企业评价,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岗位适用度。同时,相比职业专科教育,职业本科教育并非只是延长了一年学制,应当更加适应职业岗位上移需要,更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复杂问题的综合解决能力以及技术创新思维的培养,突出技术技能的复合性。着眼长远,还要从理念与机制上,明确职业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发展路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办学体制,完善职业本科教育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制度体系和保障体系,引导职业本科学校坚持类型定位、突出自身特色。  今年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攻坚克难的关键年。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稳中有进,力争让更多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就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助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阅读全文
湖南:对2022年本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有关问题的说明

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工作正在有序进行,近期有考生来电或网上留言提出有关疑问,现予以说明如下。一、关于专升本招生名额有关问题根据《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规定,2022年我省共有47所省属本科高校参加专升本招生,除教育部规定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不参与外,其余省属本科高校均参与专升本招生,招生学校数比上年多3所。招生计划安排方面,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在各本科高校自愿申报的基础上,我厅审核下达了47所高校的分校计划(含单列的免试计划),招生计划总数和占高职(专科)毕业生的比例较上年均有增长。各高校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均在“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信息管理平台”上进行了公布,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查看。二、关于专升本免试政策相关问题我省2022年专升本免试生有两类,一类是退役大学生士兵,另一类是竞赛获奖考生。经考生申请,我厅商相关部门审核并经公示无异议后,全省共有1853名退役大学生士兵和725名竞赛获奖考生获得免试资格。根据免试生人数,我厅按教育部要求足额下达了免试计划,保证了所有免试生就读本科的机会。免试生报考时,各高校按照教育部规定将组织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或职业技能测试,综合考查,择优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还可以通过征集志愿填报其他有计划缺额的高校。对于考生反映有的高校免试计划少的问题,安排各校专升本计划时需综合考虑高校办学条件、学科专业等情况,因此47所高校计划总数不同,而免试计划是根据高校计划总数的一定比例确定,所以有的学校免试计划多,有的免试计划少,这符合高校办学实际。对于考生反映有的高校不招收竞赛获奖免试生问题,为确保退役大学生士兵和竞赛获奖考生两类免试生的机会均等,各高校的免试计划下达时没有细分到两个类别考生,录取时学校根据两类考生的实际报考情况,按相同比例录取,保证两类考生的录取率相同。对于考生咨询的职业技能测试或适应性测试的具体办法,根据政策规定各高校的具体测试办法由学校自行决定,考生可向拟报考高校咨询。三、关于专升本招生专业对应关系问题《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专升本工作规范管理”“科学制定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方案”。为切实贯彻落实好教育部通知精神,我厅在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对2022年专升本工作方案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于2022年1月公布下发了《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并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发布了《湖南省2022年普通高校专升本对应专业指导目录》(简称《指导目录》)。该《指导目录》是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要求的“报考的本科专业应与就读的高职(专科)专业大体相同”以及我厅下发《实施方案》里“划定高职(专科)专业类对应报考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类)”的原则制定的。具体来说,一是将2021年专升本高职(专科)“专业大类”与本科“专业类”对应调整为专升本高职(专科)“专业类”与本科“专业类”对应,目的是使专升本学生报考的专科专业与本科专业匹配度更高,更有利于学生专科到本科的学业衔接,进一步提高专升本学生适应本科教育的能力,保障本科教学质量,也为专升本学生更顺利地完成本科学业打下良好基础。二是《指导目录》中“专业类”对应的依据是目前仍在执行的教育部下发的专业目录,其中,高职(专科)为《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目录(2015年)》,本科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版),我厅对照两个专业目录的“专业类”进行了认真匹配。四、关于专升本“内部指标”问题有考生反映,少数社会培训机构或个人以“内部指标”“交钱包过”“不过包退”名义收取考生高额费用招揽生源。这些招生行为严重违反国家招生政策规定,扰乱招生考试秩序,给教育生态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是重点打击的对象。我厅已协调相关部门在招生考试期间进一步加强对培训机构违规宣传行为的清理整顿和规范治理,下一步将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发现违规招揽生源,以“包过”“内部指标”等名义虚假宣传,向考生和家长收取高额费用等行为严肃处理,严厉打击培训机构组织或参与考试作弊、干扰考试招生秩序等违规违法行为。提醒广大考生切勿相信有关培训机构和个人的违规承诺、虚假宣传,避免上当受骗。来源:湖南省教育厅

阅读全文
职业教育应由“宽进宽出”转向“严进严出”

“宽进宽出”让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但质量却没有同步提升。“宽进”的招生政策,使职业教育在“入口”就处于下风。“宽出”的毕业导向,降低了“出口”门槛,让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变得很“随意”,只要接受了三年或四年的学制教育,无论学生学没学到东西,教育都会如期完成。职业教育“宽进宽出”虽然解决了很多学生的受教育问题,但由于招生、教学及毕业等各个环节都太过宽松,教学质量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高。越是“宽进”,越招不到优秀生源;越是“宽出”,人才培养质量越低。办让社会满意的职业教育,必须由“宽进宽出”转向“严进严出”,坚守质量底线。“严进”是办好职业教育的第一个关口。“严进”可能会让部分学校经历一定时间的阵痛,让部分学校招生更加困难,但不经历这样的阵痛,是办不好职业教育的。各职业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师资水平、办学能力,适当缩减专业及学生规模,撤并质量不高及各校重复设置的专业,重点建设一两个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专业减少了,招生规模也会缩减,职业院校应根据生源情况确定录取分数线,并严格按分数线录取,这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升职校生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认可度。此外,学校用“严进”的招生方式把学生招来,就要对学生高度负责。在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学校应始终以质量为生命线,制定严格的教学质量标准并认真践行,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学到技能、学到文化,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于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学生,可采取重修的方式适当延长其学习时间,并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质量要求。对于延长学习时间后成绩仍不合格的学生,可根据学生意愿,继续延长学习时间,直到达到毕业质量要求。对于既不愿意延长学习时间、又达不到毕业要求的学生,应进行劝退或做肄业处理。“严出”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学到真本领,让学校教学活动有质量地进行,为企业输送有用的人才,让国家的教育投入得到应有的回报。只有“严进”,没有“严出”,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会大打折扣,人才培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严进严出”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抓手,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必经之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