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案例

经济学、管理学专业:《经济思想史》课程思政案例

jianjie-.png

第一,经济发展具有产业特定性和情境脉络特定性,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搜寻主导产业并建立其领先市场;第二,发达国家推行的抽象的自由贸易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欺骗,美国对中国挑起贸易战就可见一斑;第三,按发达国家崛起时做的去做,而不是按发达国家现在说的去做。

fanwei.png

适用专业(4)

高职(1):经济信息管理-旧

本科(1):经济学

中职(1):农村经济综合管理

技工(1):农村经济综合管理

适用课程(1):经济思想史

相关思政元素(5):自由贸易、重商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外贸政策、关税改革

zhenwen.png

1.案例内容

材料一:自由贸易条约的迷雾

都铎王朝以后,英国通过贸易限制、航海法案、羊毛法案等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来扶植民族工业,成就了英国的工业革命乃至“日不落帝国”。在这种高关税保护下却与三个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条约,分别是1703年与葡萄牙签订的《麦修恩条约》;1713年与西班牙签订的《乌得勒支条约》以及1786年与法国签订的《伊甸条约》。

材料二:关于《谷物法》的争论

大卫·李嘉图与马尔萨斯是相爱相杀的知己,他们生活中的好友,但在关于《谷物法》中却成为“敌人”。李嘉图作为大地主却反对高地租,强烈反对《谷物法》。他认为废除《谷物法》,实行自由贸易,可以降低谷价,从而减少地租和工人的货币工资,提高制造业的利润,有利于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马尔萨斯是依靠教授薪俸生活的人却为高地租辩护,力挺《谷物法》,认为如果废除《谷物法》,英国将不会继续在次等土地上生产,导致农业收缩。在《谷物法》的争论当中,李嘉图略胜一筹,因为该法于1846年最终被废除,标志着英国走向了单方面的自由贸易。

材料三:“斯密晚宴”的风波

1876年,在纪念《国富论》发表100周年的斯密晚宴上,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最喜欢的学生之一亨利·坎宁安,公开质疑他的老师们的自由贸易学说,支持经济发展时空特定性的政策和国家的作用等,并公开仇视马歇尔。坎宁安等人逐渐回到了历史学派,意在复兴重商主义、贸易保护主义。

材料四:张伯伦关税改革

1886年,著名政治家约瑟夫·张伯伦(1836-1914)指出帝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再继续下去,英国将回归到与英伦三岛的面积相称的国际地位上去。他呼吁英国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实行关税保护政策,并很快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全国性关税改革运动。

问题:

(1)为什么英国在贸易自由贸易主义与保护主义之间循环往复?

(2)这些策略分别为英国带来了什么?

(3)这些策略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12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