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案例

植物保护专业:植物化学保护学《寂静的春天》课程思政案例

jianjie-.png

寂静的春天》的作者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她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泉溪镇一条乡间小河畔的农舍里。1929年,卡逊从宾夕法尼亚女子学院毕业,进入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室学习。1932年她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动物学硕士学位。20世纪40年代起,化学合成农药在全世界大范围使用。1940年代中期,卡逊就开始关注DDT(对双氯苯基三氯乙烷)等化学杀虫剂滥用的问题。卡逊敏锐地发现DDT不合理使用给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害,随后卡逊开展了大量的有关杀虫剂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工作。

fanwei.png

适用专业(3)

高职(1):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

本科(1):植物保护

中职(1):植物保护

适用课程(1):植物化学保护学

相关思政元素(3):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科研精神。

zhenwen.png

思政育人主题

•培养和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案例

《寂静的春天》的作者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她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泉溪镇一条乡间小河畔的农舍里。1929年,卡逊从宾夕法尼亚女子学院毕业,进入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室学习。1932年她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动物学硕士学位。20世纪40年代起,化学合成农药在全世界大范围使用。1940年代中期,卡逊就开始关注DDT(对双氯苯基三氯乙烷)等化学杀虫剂滥用的问题。卡逊敏锐地发现DDT不合理使用给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害,随后卡逊开展了大量的有关杀虫剂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工作。

1962年,《寂静的春天》正式出版。全书共17章,描述了在一个虚构的位于美国中西部的小镇,本该一幅生机勃勃、生命鲜活的繁盛景象,但小镇却到处蔓延着死亡的气息。书中描述造成这一切的就是人们经常使用DDT为代表的杀虫剂,杀虫剂不仅消灭了人类眼中的害虫,同时也将那些对人类无害的动植物消灭了。而杀虫剂会通过水、空气和土壤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并经由不同的途径进入食物链中并对食物链造成破坏,进而化学药剂在人类体内慢慢累积,危害人类健康。作者指出人类在看似成功改造了自然环境的同时,也遭到了大自然的反扑,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呼吁人们要重新端正对自然的态度,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该书将农药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展示在读者面前,对当时农业科学家的科学实践活动和政府的政策提出挑战,并号召人们迅速改变对自然世界的看法和观点,呼吁人们认真思考环境污染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问题。

……

查看详情.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