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案例

通识课: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案例

jianjie-.png

通过充分挖掘大学英唐的人文性实现思政教育的融入。作为综合素养课,大学英语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且学习时间长,覆盖面广。在与学生共同度过的漫长的苦乐参半的两年英语学习生活中,老师陪伴学生一起成长,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激发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人文性,使学生体会到语言学习其实是了解一种文化,了解另一种族的核心价值观。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的思维,借助批判性讨论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引导学生理性地、全面地、辩证地分析问题,使得思政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声。

fanwei.png

适用课程(2):大学英语、大学英语(Ⅲ)

相关思政元素(13):文化自信、自主学习、制度自信、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跨文化交际、团队合作、责任感、使命感、价值观、世界观、道路自信、人生观

zhenwen.png

(一)课程基本信息

本课程为非英语专业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修读对象为大一和大二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能够基本听懂英语授课;听懂日常生活对话和简易故事,理解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够根据材料回答问题;能够阅读涉及英I话题(如大学生活、梦想、兼职等)的材料,概括篇章大意,识别支撑细节;能够在高中基础上增加500个词汇。

2.应用: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阅读技巧;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能够对一般性事件和物体进行简单的叙述或描述;能够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简短但多话轮的交谈;能够用英语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能够写作通知、海报等简单的应用文;能够运用所学词汇、语法知识翻译汉语短句。

3.整合:能够结合单元主题,整合各项语言技能,完成真实场景下的交际任务。

4.情感:具有团队合作的意识,能够与同学进行初步的合作学习,愿意与同学分享观点。

5.价值:意识到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能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合理规划大学英语学习;初步认识大学教育、社团等方面的中西文化差异;认同梦想、责任、友谊等方面正确的价值观;

6.学习:具有使用恰当的英语学习策略的意识,能够初步养成使用线上线下资源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多渠道获取英语学习资源。

......

12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