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学发展的过程及规律;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正确评价外国文学思潮、流派与作家创作;运用正确的文学批评方法去解读、鉴赏外国文学作品。吸收世界文化精华,获得开放性的眼光与胸襟,使学生灵活掌握现代思维方式, 以树立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意识。
适用专业(2)
高职(1):中文
本科(1):汉语言文学
适用课程(1):外国文学史
相关思政元素(14):自我意识、不甘平庸、力主开拓、独立性、反抗精神、现实主义精神、坚韧不拔、关怀意识、女性意识、女性价值、女性婚姻观、责任心、价值观、自信
一、课程恩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学发展的过程及规律;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 正确评价外国文学思潮、流派与作家创作;运用正确的文学批评方法去解读、鉴赏外国文学作品。吸收世界文化精华,获得开放性的眼光与胸襟,使学生灵活掌握现代思维方式, 以树立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意识。
《飘》的文学作品中多方面地描写了郝思嘉在爱情生活、经济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性情仪态,刻画了她现实主义的性格特征,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极为鲜明的艺术形象。她在少女时期就具有女性主体意识, 经过战争的创伤和爱情的艰难抉择,她逐渐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担,并明白一个女人惟有在经济上独立了,才会有独立的人格,可靠的保障。于是她冲出传统偏见的藩篱,走出家庭,成为父权制社会里的独立而又坚强的女性,在此过程中她逐渐走向成熟。
郝思嘉形象所折射出的女性价值观和主体意识使她具有新的意义。郝思嘉的叛逆反抗精神成为了女性世界强大生命力的象征。她以轻蔑的眼光俯视着在经济、智慧、情感上被她打败的男人们,消解了男权话语的支配性、奴役性, 确立了女性的主体地位。在她身上放射出来的野性美,是她内心世界旺盛精力的体现,正是这种不甘平庸、力主开拓的精神,支撑她在人生道路上坚韧不拔、奋勇直前。郝思嘉不隶属于任何他人,她属于自己,展示了女性主体的自我体验和欲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