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锂离子电池的原理介绍、正负极材料的发展以及锂离子电池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几个方面向学生介绍电池材料的前沿知识。在介绍电极材料的发展过程时,引出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威廷汉(M. Stan-ley Whittingham)、吉野彰 (Akira Yoshino)三位科学家的学术贡献。通过对顶级学术荣誉与基础研究工作的融合介绍,加深学生对材料科学的重视程度和认同感,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程度。
适用专业(5)
高职(2):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旧、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
本科(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中职(1):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
技工(1):高分子材料加工
适用课程(1):无机结构与功能材料
相关思政元素(4):勇攀高峰、科学精神、脚踏实地、自主创新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无机结构与功能材料
授课章节:新型功能材料——电池材料及应用
二、总体设计情况
从锂离子电池的原理介绍、正负极材料的发展以及锂离子电池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几个方面向学生介绍电池材料的前沿知识。在介绍电极材料的发展过程时,引出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约翰•古迪纳夫(JohnB.Goodenough)、斯坦利•威廷汉(M.Stan-leyWhittingham)、吉野彰 (AkiraYoshino)三位科学家的学术贡献。通过对顶级学术荣誉与基础研究工作的融合介绍,加深学生对材料科学的重视程度和认同感,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程度。在回顾总结课程内容时,简述97岁高龄的学者约翰・古迪纳夫的成长经历,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学识比知识更重要的观点,要求学生不囿于自己某门课程,而是要把自己的所学融会贯通起来,开阔眼界,用理工科的逻辑思考事物的本质,用文科的细腻感悟奋斗的美好,养成向别人学习,不怕困难、求真务实的坚韧品质。最后,在讲解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方面,提出我国新能源电车方面的进展,指出国产汽车的发展成果及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课程思政案例
1.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三大赢家
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约翰•古迪纳夫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斯坦利・威廷汉教授和日本化学家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方面作出的贡献。他们分别在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的选择与改进、锂离子电池的组装以及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做出了重大成果。
他们创造了一个可再充电的世界。这种重量轻、可再充电且功能强大的锂离子电池,如今被广泛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动汽车的各个领域。锂离子电池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为无电线、无化石燃料的社会奠定了基础,并为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