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资讯

北京市大力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北京市按照先行试点、扩大试点、全面推开“三步走”策略,开展大面积、大比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动优质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努力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聚焦目标实效,强化系统推进。研究制定《北京市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方案(试行)》,明确任务要求,统筹调度推进。交流轮岗的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正、副校长和在编在岗教师,交流轮岗的主要形式包括区域内校长交流轮换、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按需轮岗,同时明确要求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轮岗条件教师总数的10%。将交流轮岗工作纳入区政府和学校教育工作督导评价范围,并作为各区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等督导评价重要指标。组建干部教师交流轮岗跟踪评估项目组,加强对干部教师交流轮岗的过程性评估,以多维度评价推动轮岗制度落地落实。

  聚焦过程管理,强化分步实施。按照“先教师后校长、先小学后初中、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采取“三步走”策略积极稳妥推进。2021年8月中旬,先行启动东城区、密云区试点工作;8月底、9月初启动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大兴区、门头沟区和延庆区等6个区的试点工作;计划2022年8月在全市全面推开。落实“五步工作法”,开展底数调查,摸底教师最擅长、最独特的优势领域;统筹实现区域内学区集团化管理全覆盖;围绕学区、集团和学校岗位需求开展调研,形成供需台账;研究制定交流轮岗方案,实施实名制管理;明确时间表和过程质量评估方案,召开交流轮岗启动大会,确保人员落实到位。逐步探索“团组式”交流轮岗,通过特级教师工作室和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工作站等,聚焦学科,以点带面,凝聚团队力量,帮扶薄弱学校或者薄弱学科整体提升。

  聚焦重点难点,强化机制保障。各相关部门统筹协同,通过健全完善编制管理、岗位管理、聘用管理、职称评审、薪酬分配等配套措施,努力破解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难题。统筹编制管理,根据生源变化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统一城乡标准,每3年核定一次编制总量,按需分配各校编制,实行学区统筹配置、每年动态调整的管理机制。改进岗位管理办法,按照岗位设置政策,在总量范围内核定岗位数量,按照学区(教育集团)打包分配,各校统筹使用。改进公开招聘方式,鼓励和支持各区探索以学区(教育集团)为单位招聘教师,完善公开招聘考试办法。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将参与交流轮岗和工作绩效作为校长职级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评选、评优评先等方面的优先条件。切实保障参与轮岗人员工资待遇,在绩效工资分配中予以适当倾斜。营造良好氛围,利用央广北京总台及北京市教委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融媒体平台,通过“双特谈双减”等栏目及时宣传报道交流轮岗的相关政策措施,介绍推广优秀轮岗校长教师和典型区域的先进经验,积极营造全社会支持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