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2
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目标:住宅与公共建筑的供暖工程设计。学习内容包括:供暖工程的设计任务、设计流程、设计规范和行业标准等;供暖方案类型、热负荷计算、水力计算和设备选型等。学习成果形式:能够借助教材、设计手册和设计软件等工具,对供暖工程的每个设计环节进行科学的论证、设计和计算,完成一套可行、规范的设计方案和计算说明书,生成一定的工程思维。适用专业(3)高职(1):工业设计本科(1):工业设计技工(1):工业设计适用课程(1):供热工程相关思政元素(8):诚实守信、去伪存真、社会责任感、独立思考、职业道德、国家责任、自律意识、行为规范。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3 学时:48 授课对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二、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目标:住宅与公共建筑的供暖工程设计。学习内容包括:供暖工程的设计任务、设计流程、设计规范和行业标准等;供暖方案类型、热负荷计算、水力计算和设备选型等。学习成果形式:能够借助教材、设计手册和设计软件等工具,对供暖工程的每个设计环节进行科学的论证、设计和计算,完成一套可行、规范的设计方案和计算说明书,生成一定的工程思维。三、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以供暖工程设计为学习导向,进行暖通空调领域的职业规划,认知暖通工程师的家庭责任、岗位责任和社会责任;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养成自律意识与修正能力;建立批判思维,在学术上能够独立思考、去伪存真,坚持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和严谨治学的职业操守。……
阅读全文2022-02-22
黄大年留学英国18年,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回国前,他住在剑桥大学旁边的花园别墅里,妻子还经营着两家诊所。2008年,中国开始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他用最短的时间辞职、卖掉房子和诊所、办好了回国手续。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被誉为新时代海归科技报国的楷模。适用专业(1)高职(1):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适用课程(1):道路养护技术相关思政元素(3):远大理想、家国情怀、专业精神一、课程简介(包含面向对象、开设目的、主要内容、课程特色等内容,500字以内)本课程是道桥工程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在学习《道路建筑材料》、《工程测量技术》、《公路工程技术》、《桥梁工程技术》、《实验检测技术》等课程后,具备了道路和桥梁工程养护调查、检测、评价、设计、施工能力后开设的一门课程。本课程开设目的是通过学习,掌握必备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理论知识,掌握道路施工与养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使学生具备对各种道路的病害产生原因的分析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对道路病害进行检测、评价、设计、施工,验收和资料整理等工作。主要内容包括:1、道路养护技术概述;2、公路路基养护与维修;3、沥青路面的养护与维修;4、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与维修;5、路面基层的改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具备道路病害的养护维修设计和在一线指导工人完成施工质量控制和技术指导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以及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和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铺路石”职业精神,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从事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和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课程挖掘的思政资源分析(2000字以内)本次课程挖掘的思政资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典型人物;2、职业情景;3、精湛作品。不同的思政资源中蕴含着不同的思政元素,具体分析如下:1、典型人物(1)吉林大学郭威教授的事迹通过向学生介绍吉林大学郭威教授的事迹,郭威和团队师生始终急国家之所急、解发展之所难,用实际行动服务于祖国经济社会发展,赋予了新时代地球科学强大的生命力,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让学生学到立足本职工作,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在平凡岗位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学习沥青路面养护质量标准,能够根据标准对沥青路面现有使用质量的评价,并能够指出相应养护对策;通过学习沥青路面日常养护类型,能够根据不同的沥青路面破损方式,给出相应的维修方式,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能力。......
阅读全文2022-02-22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现代小说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十五岁入军队当文书,当过警察所办事员,辗转于湘、川、鄂、黔一带。1922年到北京,经过自学,开始写小说。从1925年发表作品起,一生共出版过几十种作品集,是现代文学史上多产的作家之一。适用课程(1):大学语文相关思政元素(13):文化自信、新时代、陶冶情操、宽厚、勇于进取、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平和、民物风情、至真至纯、中华民族文化、中国梦、中国精神、包容。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现代小说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十五岁入军队当文书,当过警察所办事员,辗转于湘、川、鄂、黔一带。1922年到北京,经过自学,开始写小说。从1925年发表作品起,一生共出版过几十种作品集,是现代文学史上多产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取材范围比较广泛,都市、乡村都有所涉及,写过各种人物,农民、工人、水手、士兵、官吏、绅士、教师、学生……都在他的作品里出现过。然而描写最多、最成功的,还是他家乡一带——湘西地方一幅幅的风景画和风俗画。僻远山区特异的风物民情,神秘的浪漫色彩,浓郁的抒情性和明显的散文美,以及自由多变的形式,自然流畅的语言,使他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主要作品有《边城》《萧萧》《湘西散记》《长河》《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阅读全文2022-02-22
物流专业的课程有“国际物流”“仓储管理实务”“国际货代实务”“集装箱运输实务”“供应链管理”等。由于下文列举的是“供应链管理”的案例,故先行介绍一下该课程的特点。适用专业(4)高职(1):现代物流管理本科(1):物流管理中职(1):物流服务与管理技工(1):现代物流适用课程(1):物流相关思政元素(3):双赢、爱国情怀、团队合作。 融情于景、巧设案例,点燃课程思政热情——以物流专业为例 一、物流专业课程分析物流专业的课程有“国际物流”“仓储管理实务”“国际货代实务”“集装箱运输实务”“供应链管理”等。由于下文列举的是“供应链管理”的案例,故先行介绍一下该课程的特点。“供应链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选修的一门专业方向课。本课程的先导课程为“现代物流管理基础”“仓储管理实务”“经济学基础”,后续课程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与运输管理实务”“国际货代实务”“库存管理和控制”“物流规划设计”等课程。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供应链管理原理和方法、供应链设计及优化、供应链环境下的需求预测、采购管理、生产控制、物流管理及供应链绩效评价等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全局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双赢和团队合作意识,形成严密科学的思维方法,系统地分析与优化供应链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进行“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学习时,已经学习了若干先导课程,对于物流概念、理念与运作已经有了比较基础的掌握。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投入度不足,上课热情度不够,感觉课本知识流于表面,好像跟日常生活联系不紧密,实用性不强。另外,从课程属性上看,该课程属于偏理论方向,概念、流程、方法偏抽象,课程学习难度会稍大于班级的平均学习能力。……
阅读全文2022-02-22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校各项教学工作在线上有序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分享线上教学经验,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信息化教学技术,提升在线课程设计能力,提高授课效果,确保教学质量,学校开展了“师生云集合,精彩线上课”北京服装学院优秀在线课程教学案例评选工作,经各教学单位推荐,学校评议,共有25门课程入选校级优秀在线课程,教务处将会每天推荐一门课程案例,供我校师生学习交流,推动我校在线教学水平不断提升。适用专业(4)高职(1):纺织品设计本科(1):纺织工程中职(1):纺织技术及营销技工(1):纺织技术适用课程(1):面料设计应用相关思政元素(15):自主学习、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全面发展、实践能力、独立创新能力、学习主动性、注意力、创新设计思维、设计意识、高效学习、各有所长、相辅相成、价值观、学习兴趣在疫情防控期间,我校各项教学工作在线上有序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分享线上教学经验,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信息化教学技术,提升在线课程设计能力,提高授课效果,确保教学质量,学校开展了“师生云集合,精彩线上课”北京服装学院优秀在线课程教学案例评选工作,经各教学单位推荐,学校评议,共有25门课程入选校级优秀在线课程,教务处将会每天推荐一门课程案例,供我校师生学习交流,推动我校在线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学目标本课程为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是《面料设计应用1》的进阶课程,是本专业中的重要的必修课程, 同时也是进入专业课的重要一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各类纺织品设计专业课,从事纺织品专业设计打下基础。【知识层面】:使学生深入认知纺织品设计专业,包括学科范畴、设计思想、代表人物与前沿领域等;掌握面料设计创新思路,了解当代面料设计的发展状况与流行趋势。【能力层面】:掌握基本的流行趋势研究和预测方法,培养潮流敏感度和时尚审美能力;能够分析当代流行趋势,掌握面料设计创新方法与步骤,将流行元素结合所学的面料改造工艺进行时尚面料设计的实践能力。【思想层面】:在知识层次和能力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精神;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认识时尚潮流现象背后的社会、经济、心理等原因;理解科技发展与新技术对设计的影响,培养跨界思维能力;深入理解设计的意义,清晰设计师对社会,对自然生态的责任与义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阅读全文2022-02-22
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工程专业重要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记住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技能。通过实验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及生物工程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现状、前沿发展和趋势,具有生化产品检测分析评价核心应用能力、生物工程仪器设备熟练应用能力、生物技术信息获取能力、解决生物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四大能力。适用专业(4)高职(1):化工生物技术本科(1):生物工程中职(1):生物化工技工(1):生物化工适用课程(1):微生物学实验相关思政元素(9):安全意识、团队合作、责任感、责任意识、使命感、环境保护、规范意识、职业素养、道德观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首先,学生能够将专业能力、综合素养统一结合,能够对生化产品进行检测分析评价、能够熟练地应用生物工程仪器设备,能够获取生物技术信息,能够解决生物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其次,学生能够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能够在生物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能够进行团队合作。课程思政融入设计元素1: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讲解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测定实验时,例举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而真正利用微生物生产成药的则是美国科学家杰伊•科伊斯令,激发学生们开发创新药物的使命感。通过讲解,讨论融入。元素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与规范意识因部分实验所用的微生物是机会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致病性,教师要提醒学生不仅要注意自身操作的安全,也要注意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扩散,要对自己、他人和社会负责。此外,实验中所分离的未知菌种也要按病原菌来进行操作与管理。实验课上要求学生穿工作服、扎头发,做好防护措施;实验前后要洗手,实验中不随意抓挠皮肤,尤其是有伤口的部位;实验器具要注意消毒、杀菌,如接种针使用后要灼烧杀菌;清洗带菌器具前要先灭菌,实验所用菌株和菌液不能随意丢弃和倾倒。通过讲解、示范融入。元素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在第一节实验课时给大家例举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武汉生物百白破疫苗,江苏常州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疫苗案件,教育学生不能唯利是图、置道德和良心而不顾、危害社会,培养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绝不生产制造假产品,不做假报告,不随意更改设备参数和生产工艺,一定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极强的责任心。......
阅读全文2022-02-22
今年53岁的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35年来,他几乎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有的实验,需要在高温下持续操作,焊件表面温度达几百摄氏度,高凤林却咬牙坚持,双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疱。因为技艺高超,曾有人开出“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聘请他,高凤林却说,我们的成果打入太空,这样的民族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他用35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适用专业(1)高职(1):工业机器人技术适用课程(1):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相关思政元素(4):职业使命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爱国之情、大国工匠精神今年53岁的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35年来,他几乎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有的实验,需要在高温下持续操作,焊件表面温度达几百摄氏度,高凤林却咬牙坚持,双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疱。因为技艺高超,曾有人开出“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聘请他,高凤林却说,我们的成果打入太空,这样的民族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他用35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极致:焊点宽 0.16毫米 管壁厚0.33毫米“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的喷管上,就有数百根几毫米的空心管线。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高凤林需要通过3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们编织在一起,焊缝细到接近头发丝,而长度相当于绕一个标准足球场两周。专注:为避免失误 练习十分钟不眨眼高凤林说,在焊接时得紧盯着微小的焊缝,一眨眼就会有闪失。“如果这道工序需要十分钟不眨眼,那就十分钟不眨眼。”。坚守:35年焊接130多枚火箭发动机高凤林说,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正是这份自豪感,让高凤林一直以来都坚守在这里。35年,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的发动机的助推下,成功飞向太空。这个数字,占到我国发射长征系列火箭总数的一半以上。匠心:用专注和坚守创造不可能......
阅读全文2022-02-21
水资源系统优化原理与方法的思政教育目标是要让学生建立一种科学思维方式,用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其规则意识和约束观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行价值定位。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融入专业知识的学习之中,由实际复杂水资源系统→概化为抽象系统→构建数学模型→计算机程序设计→求解并验证模型的适用性→修改和完善数学模型等过程,培养学生一种认识和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素养,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去领悟科学研究的内涵。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研究型教学方式,以知识为载体,传授相关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养成探索的习惯,从实际问题入手,力求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适用专业(4)高职(1):水文与水资源技术本科(1):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中职(1):水文与水资源勘测技工(1):水文与水资源勘测适用课程(1):水资源系统优化原理与方法相关思政元素(24):认知能力、爱国热情、勇于担当、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思维、科学探索、敬业奉献、民族自豪感、分析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批判能力、家国情怀、解决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规则意识、价值观、约束意识、转换能力、科学精神、职业素养、积极进取、工匠精神、改革创新案例说明:水资源系统优化原理与方法的思政教育目标是要让学生建立一种科学思维方式,用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其规则意识和约束观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行价值定位。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融入专业知识的学习之中,由实际复杂水资源系统→概化为抽象系统→构建数学模型→计算机程序设计→求解并验证模型的适用性→修改和完善数学模型等过程,培养学生一种认识和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素养,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去领悟科学研究的内涵。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研究型教学方式,以知识为载体,传授相关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养成探索的习惯,从实际问题入手,力求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课程基本信息:水资源系统优化原理与方法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水资源系统优化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决策技术等,以及水资源系统分析、评价、优化模型构建及其计算机软件求解等方面的知识,要求掌握水资源系统的概念、优化模型的建立及求解方法,包括水资源系统的线性规划模型、对偶模型、整数规划模型、非线性规划模型、动态规划模型、多目标规划模型等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将系统工程的观点、思想、方法和原理具体应用到水资源工程及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等工程实践中,为学习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水库优化调度、水环境保护等专业课、以及毕业后从事水利工程等相关专业工作及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水资源系统优化原理与方法这门课程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数理统计等相关前期课程的基础要求较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资源系统优化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建立水资源系统模型的方法及其求解方法,要求掌握线性规划模型及其单纯形求解方法、修正单纯形法、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及其对偶单纯形法、整数线性规划的分支定界法和割平面法、0-1型整数规划及指派问题,无约束非线性规划的解析搜索法,包括梯度法、牛顿法和共轭梯度法等,有约束的非线性规划的拉格朗日法和罚函数法等,动态规划的基本原理及确定性和随机性动态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多目标规划的主要目标法、线性加权和法、理想点法以及功效系数法等相关理论知识和模型方法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