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双高建设(教育部)

农经学院国家“双高”计划建设成果| 打造强农兴农人才培养高地

 自2019年获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A档专业群立项以来,学院扎根龙江大地,聚焦扛稳国家粮食压舱石重任,以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群建设为引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项目建设工作,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书写了龙江农职院校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奋进之歌!

三年来,学院围绕立德树人使命,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健全“五育并举”考核体系,同向同行,同心同力,同频共振,培养了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年建设成效总述:主持1个国家级资源库、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改革示范课程;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8项(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示范课程8门、示范团队9个);获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1门;入选“十三五”规划教材4部,参与开发“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11个、“1+X”教材16部,获省级优秀教材7部;5个专业获批省级“学分银行”试点,3个专业获批高本贯通培养试点,44个专业开展书证融通改革;学生获省级及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及创新创业大赛奖励77项,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5.62%。



强化五育并举,优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课程思政”改革为主线,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展校级立项2批,结题148门,建成课程思政案例库、设计报告汇编、职业素养标准库等优质教学资源,建成“农魂匠心”专题网站,共享资源。


擦亮底色,打造“金色三农情怀”教育基地

厚植北大荒精神和“三农”情怀,建成线上线下展馆4个、“金色三农”视频库1个,菌蕈文化馆获批国家级科普基地;上线《职业范养成记》《商务礼仪》等7门职业素养课程;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基地发挥红色文化传承、团建体验等功能。


培育匠心匠艺,学生技能提升成效显著

      对接智慧型农业发展需要,优化涉农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在专业中统一增设《三农政策解读》《乡村振兴样板》《农业人工智能》等9大农业通识课程,筑牢学生信仰之基和“三农”情怀;开发“家庭粮食生产经营”“农业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等11个“1+X”证书、建设5个培训资源库,获批“1+X”证书制度试点考核站点24个,获证学生3068人,2021年学生考试人数、通过人数均居全省第一;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完成“IEET工程技术教育国际认证”;建设以国家级资源库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的优质资源,出版“十三五”规划教材4部,获批省级优秀教材奖7项。学生获省级及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及创新创业大赛奖励77项。师生荣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银奖、国家铜奖、省级金奖等40余项。


瞄准神农英才标准,开展高本贯通培养

对接“神农英才”标准,2021年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本科院校合作,联合开展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畜牧兽医3个专业168名学生的“高本贯通”培养,制定高本衔接试点专业培养文件1套、运行管理制度与机制1套。

为持续打造支撑龙江“国家粮食压舱石”重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摇篮而勠力奋斗!



内容来源: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关键词:,双高建设,双高专业建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