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双高建设(教育部)

打造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实践探索

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是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团队由19名专任教师和2名企业兼职教师组成,其中,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2人,“双师型”教师占95%。团队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高层次创新型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及社会服务能力,为学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具体举措

1.强化团队建设 建立“传帮带”培养机制

团队发挥教学名师和技能名师双引领的作用,建立老中青“传帮带”培养机制。采取“项目化、矩阵式”管理模式,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为纽带,打破学院、教研室等界限,组建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创新创业、科研创新、培训课程、“1+X”证书认证等项目小组,搭建教师研修平台。

2.强化课程建设 开发数字化课程资源

加大信息化平台和资源库建设。搭建智慧课堂信息化教学平台,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建成国家级课程1门、省级课程8门,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子项目2项,省级教学资源库1个。通过国家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开发虚拟仿真课程资源,开展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团队成员主(参)编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3部,其中《汽车舒适安全与信息系统检修(第3版)》获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

3.强化能力建设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到企业学习汽车新技术、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和新方法,以企业实践驱动“双师型”教学团队能力提升。按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适应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的新变化,动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及时更新迭代模块化课程内容,开展模块化教学。积极参与教育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等多个教学标准的制订工作。主编《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课程大纲》,在全国334所院校应用推广。编著出版《红旗工匠标准与评价》《红旗工匠专业课程体系》等著作2部。


图片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张军带领团队成员开展教科研项目研讨


二、主要成效

1.教学成果丰硕

团队成员参加国家级教学能力大赛获得三等奖2项,参加吉林省教学能力大赛获一等奖7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团队教师获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大赛“新能源汽车传感与网联技术”赛项职工组三等奖1项、吉林省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1项。团队取得省级科学研究成果5项,完成高水平科研论文4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1项。

2.育人成效突出

学生在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多个国家级一等奖、省级金奖等奖项。学生参加“1+X”等级证书考核,平均通过率90%以上。多名在校生荣获吉林省十佳大学生、吉林省百优大学生、吉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吉林省优秀学生干部、长春市优秀共青团员等表彰。毕业生在工作岗位获得“红旗先锋岗”等荣誉称号,受到企业好评。


图片

学生参加“1+X”等级证书考核平均通过率90%以上


3.辐射效果显著

团队凝练“红旗工匠”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成果,总结中德SGAVE项目本土化建设成功经验,教学成果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吉林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团队践行“一岗双徒”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入选国家首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践课题项目,指导学校4个专业通过吉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形成典型案例并推广。



内容来源: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