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奖(教育部)

“双元融通.三段递进”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一、成果背景与成果简介


针对园林技术专业工作岗位需求的新变化,企业需要植物修剪、盆景制作、古建筑方面的专门化人才,以及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过程较长等特点,通过“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研究”、“园林树木修剪技术课程开发与研究”等课题和实践探索,2014年构建了“1+1+X”双导师制技能教学模式,探索出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双元融通,三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被列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建设人才培养“典型案例”。2016年以来,本成果经过实践检验,成效明显,获2018年度苏州市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本成果创新了专业教育和职业岗位相融通的多维“双元融通”。

通过对213家企业调研,与头部企业建立“园林古建”现代学徒制项目,共研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发展需要相融通;

通过校企共研,构建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和岗位要求相融通;通过在校建立企业学院,在企业设立教师工作站,构筑实践教学平台,将师资、场地等相融通;企业全程参与多元评价。

2020年合作单位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


图1 “双元融通、三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引入“学习进阶”理论,针对五年制高职教育形成“三段递进”分阶段人才培养链(图1),即:

一、二学年,针对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教育学习,重点强化专业认知和基本技能训练,通过四级技能鉴定,由职业生手成长为职业熟手。三、四学年,强化专业技能训练,通过三级技能鉴定,晋级为职业能手。第五学年,着重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向巧匠方向发展,为今后成为大国工匠奠定基础;结合生涯规划选择专业方向,通过顶岗实习进入准就业阶段。

在纵向层次上分层递进,由阶段性培养目标达成人才培养总目标。横向层次上多维“双元融通”,培养职业精神和技术技能相融合的综合素养。

引入省企业大师工作室与省职教园林名师工作室“联姻”,将校企工作室相融通,创新技术技能培养手段,构建以专业技能教学与岗位技能要求相融通的“1+1+X”双导师制技能教学模式,通过“三互”(师师、师生、生生互动);“五化”(施教标准职业化、核心技能口诀化、操作案例典型化、必备理论题库化、拓展知识网络化);“六结合”(将技能教育与职业岗位、职业技能鉴定、技能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社团活动与社会服务、师生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技能教育手段,有效激发学生的实践力、创造力和创新力。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增设“园林古建”现代学徒制项目,校企协同研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分阶段人才培养链

对苏州及周边地区213家企业调研,通过对职业岗位能力和专业教学内容等分析,校企双方共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融通,在人才培养的纵向层次上,由浅入深,分段递进,循序渐进,不断逐层进阶,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为适应城市更新、精细化管理,以及苏州古典园林保护更新等发展要求,发挥专业资源与人才优势,开设“园林古建”现代学徒制项目,完善园林技术专业覆盖面,培育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新专业。

(二)融合职业技能标准,构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以校企开发的园林课程标准为指导,融合职业技能标准,在课程设计上,以工作过程构建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设计教学项目;以工作评价制定教学考核,开发理论与实践相融通、与时俱进的校本教材(图2),实现学习者个人发展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发展目标相融通。


图2 基于任务驱动的《园林植物修剪技术》项目课程开发案例

(三)以教师工作站和“双师工作室”为平台,提升教学和技能水平

通过教师工作站实践教学平台,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与企业技能大师合作开展技术服务,在实践中更新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教学和技能水平。

通过“双师工作室”提升师生的技能水平。2016年将全国技术能手张喜平省级大师工作室、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沈柏平盆景大师工作室引入江苏省职业教育卜福民园林名师工作室,实施“双导师制”技能教学,对青年教师和学生进行专业引领,增强其学习专业技能的内在动力,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从而有效提升了青年教师对专业技能的学研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本校成果应用方江苏省曹健劳模工作室、苏州市秦海锋劳模工作室与非遗大师工作室合作,双师互研,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和非遗传承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有园林古建筑、茶文化及盆景大师工作室,经常与我校开展合作交流,协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三、成果的创新点

(一)理念创新

1. 创新了职业教育生态系统新理念。职业教育是一个开放的教育生态系统,本成果从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场所教育、技术技能创新传承和人才供需适应等理论出发,遵循职业教育育人规律,通过“双元融通”,将产业发展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融通;将行业标准及头部企业的资源和实践知识融入课程体系之中,发挥校企合作生态系统的培养优势。

2. 遵循学生的心智成长规律,创设依次进阶、逐级深化的成长环境,通过“三段递进”的“学习进阶”,构建一致与连贯的知识和技能教育生态系统。

3. 通过“三互”交融,建设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通过“五化”、“六结合”,促进教育生态与产业生态、社会生态的融通。试图构建协调和生的职业教育生态系统。

4. 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通,通过德育教育、专业教育融入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扣好专业学习的第一个扣子;将中国工匠鼻祖鲁班的“工匠”精神与“双师工作室”技能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专业精神、工匠精神和人文精神,赋予现代学徒制新的内涵,凸显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匠心文化”。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创新

1.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将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与职业要求、职业标准、生产实际、生产现场、人才需求等相融通,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三教”改革。

2.创新了“1+1+X”技术技能教学的新模式

通过企业大师工作室和职教名师工作室的融通,专业教师与行业大师、技术能手等结对形成“双导师”,青年教师与学生(徒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等条件与双导师(师傅)双向选择,签订培养协议,确立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建立“双导师”和多名青年教师、学生的学习共同体,为青年教师和学生向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方向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养路径创新

1. 创新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新途径

专业技能导师制着眼学生个性发展,通过建立技能培训菜单,实施差异化技能培养,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培养模式,解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瓶颈。

2. 创新了专业名师培养的新平台

名师培养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成果通过建立教师工作站和“双师工作室”,制定学研制度及传习制度等,从“个体需要、名师引领、平台搭建”三个维度,以技能教育引领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双师的传教帮带、经验分享和共学共研,培养职教名师。


四、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一)协同育人引领学生专业成长,取得新效果

通过实践,本成果效用显著,2016-2020年本专业学生获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一等奖14项;2016-2019年学生花卉园艺师职业技能鉴定四级通过率均达100%,三级年平均通过率达98.5%;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李嘉寅和蒋庆杰入选苏州市“香山人才计划”,成为公司重点培养对象;陆云帆获全国职业院校林业技能大赛艺术插花项目一等奖;何荣轩获省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王淳晰被评为江苏省技术能手,江苏农业技术能手。

毕业生王继强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派盆景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佳明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国内首部自然园艺类纪录片《花开中国》第二集《杜鹃》重点介绍了这位“护花使者”。

(二)双师互研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取得新成绩

通过双师互研,在提升教育教学和技能水平等方面效果明显,11名教师成为省级职业技能卷库开发专家,9名教师为姑苏高技能重点人才;教学大赛国家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4项;发表与成果高度相关论文18篇;获《便于调节的植物指示标牌》等专利5项;出版《假山工》等教材6部;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特等奖1项。

(三)双元融通助推专业建设,取得新成效

2016年12月园林技术专业获批江苏省职业教育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2019年园林技术专业获批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2020年获批江苏省职业学校园林现代化实训基地,期间成立了“江苏省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基地”和“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苏州传统技艺职业体验中心”,园林技术专业获江苏省“专业优胜奖”。

(四)校企共融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助推企业新发展

提升全体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技能强国的关键。以“未来技能”建立技能培训菜单为行业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技术技能服务,为苏州市绿化行业企业以及昆山、吴江、常熟等常年开展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以满足新常态下园林企业可持续发展需求;

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助推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园林名师工作室的名师效应,为世界文化遗产单位拙政园开展植物调查,制定树木修剪技术方案和实施,对秫香馆和盆景园等进行景观改造;

自新中国成立对苏州园林作全面整修后,由成果主持人主持的第一次对古典园林实施检测的《留园水池叠石岸检测工程》被专家评价为:“该成果深入、细致,对古典园林的保护、管理工作具有开创性,希能推广。”留园管理处在北京颐和园等作经验交流。

(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经验推广,产生较好社会影响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经验率先在学校艺术设计、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推广,这两个专业师生在2016-2020年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共获一等奖13项,2016-2019年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四级通过率均达100%,三级年通过率92%以上;两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分别达91.4%和97.6%(图3)。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范辰霄获2018年度全国十大“最美中职生标兵”。


图3 2020年学生就业率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