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案例

【课程思政与师德师风建设培训】河北经济管理学校

一、培训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根据《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 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部署,履行“四有”好老师标准,助推学校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将课程 教学改革推向纵深。课程思政研究院近日为河北经济管理学校开展了师德师风、课程思政德育案例及课堂革命典型案例培训。


二、专家介绍


从春霞.png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党建与思政教研部主任,研究员;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 北京大学“幸福亲师”项目核心成员;师德智库负责人;公益社群“清源学院”发起人。曾经长期负责教育部重大系列培训项目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主持参与式培训开发与推广,致力于推动培训模式变革与多元化。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教师发展及师德建设,目前主持课题包括教师思政建设以及“师德”教材及课程开发。


杨晓东.png


课程思政研究院专家,黑龙江省应用数学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原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参加学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项目的建设;负责和参加国家级、省级教科研项目近20项。2021年1月起担任课程思政研究院专家,参加课程思政教育案例的选集、遴选案例集工作, 参与上百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案例的评审工作等。


巴世光.png


天津职业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研究生毕 业于河北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多年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和研究工作。现为国家级精品教材评审专家;国家级教学团队评审专家;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专家;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天津市精品课程评审专家;天津市高职高专人才水平评估专家;天津市专业设置评审专家。


三、培训内容


杨晓冬教授以课程思政教育案例的撰写体例与内容为培训主题,详细讲解了课程思政教育案例的顶层设计与系统规划、课程思政教育案例的关键要素与内涵意义、课程思政教育案例的内容结构与逻辑关系、课程思政优秀教育案例的特点分析和课程思政教育案例的撰写方法与常见问题。

从春霞教授以“师德的本质是什么”问题展开,她从典型案例分析出发,梳理师德建设的制度体系;明晰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要求,即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 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立身之本;论述新时代“四有好老师”队伍建设与孔 子所讲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间内在关联;通过孔子的人生故事,启发大家要自信自立, 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仁爱之心、扎实学识的“四 有好老师”。

巴世光教授以构建模块化课程,推进职业教育课堂革命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分别讲解了基于课程项目化教学、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基于课程内容模块化如何进行课堂革命。


四、精彩回顾


ed_1747640013363086.png


ed_1747640019209329.png


ed_1747640031983579.png


ed_1747640036111221.png


ed_1747640044936105.png


ed_174764004959973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