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初发平台“智能体”开发实训课程组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本次集体备课由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苍圣担任集体备课指导,全体授课教师积极参与,围绕“智能体”开发实训课程展开深入学习和热烈讨论,为即将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智能体开发实训课程做好充分准备。
集体备课中,苍圣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大模型与智能体的相关知识。详细阐述了大语言模型的工作原理,并总结了大模型技术的特点。在介绍“初发”平台时,苍圣详细讲解了“初发”——教育智能体开发应用一体化平台”的功能,重点展示了具体操作流程。在实训课程环节方面,苍圣介绍了智能体开发实训课程的任务,并强调了开发智能体的技术门槛低、天花板高的特点。
在讨论环节,教师们就智能体开发的教学难点、实践环节设计、学生项目指导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使用这种模板与组件库丰富的无代码开发的平台,智能体开发不仅技术门槛低、上手快。不仅能够帮助师生快速构建应用于教学、科研、生活等多场景的智能体,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设计创新和问题解决等多方面能力,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
本次实训课程将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开放,涵盖“复刻-魔改-创作”三个层次的实践任务。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逐步掌握智能体的开发与优化方法,并最终完成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智能体项目。课程还依托初发平台的智能体市场、学习论坛和教学管理功能,构建起开放、互动、协同的学习环境,促进跨学科交流与成果共享。
据介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率先将智能体开发纳入通识实训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学校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前瞻视野与务实行动。该课程不仅助力学生掌握前沿技术工具,更注重培养其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各专业学生都能通过智能体开发实现跨学科融合学习,提升综合素质与未来竞争力。这一举措是学校响应“人工智能+教育”战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实践,也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路径与范例。(通讯员:王硕)
关键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智能体,集中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