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大思政课|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教育部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推进红色文化有效融入“大思政课”建设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立足赣南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新路径、新方法,让红色基因在青年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体系建设,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红色专题”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在课程实施中,学校“以点撬面”,将赣南红色故事、红色家书、红色诗歌融入公共基础课教学,通过“读红色、悟思政、践行动”的“三步联动”模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红色精神的崇高性。如在讲解《梅岭三章》时,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假如我是游击队员”情景模拟,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刻理解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专业课程同样彰显红色特色,如现代服务学院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纳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指导学生设计“长征主题”研学线路,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快速成长。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将红色文化教育从教室延伸至社会大课堂,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学校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寻乌调查纪念馆等红色场馆挂牌成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红色走读”活动。2024年,学校共开展红色走读活动20余次,参与学生超 1000人次。



学校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组建十余支新时代文明实践队,利用寒暑假及周末等时间,奔赴农村田间地头开展红色教育与志愿服务。汽车工程学院志愿者在南康区唐江镇卢屋村童心港湾为留守儿童讲述红色故事、教唱红色歌曲。学校还创新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活动,组织学生骨干赴兴国、瑞金等地开展红色研学,并通过分享会、短视频等形式将学习成果辐射至全体学生。

师资是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的关键支撑,赣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引进+培养+实践”三措并举,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专兼职红色教育师资队伍。2025年1月,学校成立“中央苏区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聘请赣州市委党史办原主任胡日旺、红色资源保护发展中心副主任周鸿等专家为特聘教授,定期开展学术研讨与教学指导。学校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赴瑞金、井冈山等地开展实地研修,并鼓励教师参与红色文化课题研究。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育人环境。校园内,红色精神谱系宣传海报随处可见。图书馆设立红色文化专区,并定期举办红色主题读书分享会。学校还通过校园广播、电子屏等媒介,播放红色歌曲、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浸润学生日常生活。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习社等各类学生社团活跃在校园内外,通过红色主题演讲比赛、红色文化节目演出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2024年,学生社团共举办红色文化活动20余场,参与学生超1万人次。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构建“政府-学校-企业-社区”协同育人网络。学校与赣州市博物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等单位合作共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共享红色文物、文献资料等资源,将专业技能与红色文化传承结合。2024年,学校“四向而行”思政工作案例入选江西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

红色是赣南最鲜明的底色,也是职业教育最深厚的根基。”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温学延表示,“我们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职业教育中代代相传,培养更多‘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任磊 曾卫平)



内容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