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6
弗朗西丝•奥尔德姆•凯尔西(Frances Oldham Kelsey),1914年7月24日出生于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加拿大完成大学学业后,到芝加哥大学学习,1938年获得药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此后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药物药理研究。1950年,凯尔西入籍美国,1960年8月加入食品药品管理局,一个月后接到沙利度胺(又称为“反应停”)的销售申请。适用专业(6)高职(2):中医学、中药学本科(2):中医学、中药学中职(1):中药技工(1):中药适用课程(1):“反应停”带给我们的启示相关思政元素(5):精益求精、严谨求实、敬业、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名言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做,不弛于空想,不鹫于虚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 —李大钊 案例弗朗西丝•奥尔德姆•凯尔西(Frances Oldham Kelsey),1914年7月24日出生于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加拿大完成大学学业后,到芝加哥大学学习,1938年获得药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此后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药物药理研究。1950年,凯尔西入籍美国,1960年8月加入食品药品管理局,一个月后接到沙利度胺(又称为“反应停”)的销售申请。沙利度胺于1953年首由瑞士CIBA药厂合成,药厂的初步实验表明,此种药物并无确定的临床疗效,便停止了对此药的研发;1954年联邦德国Chemie Gruenenthal公司发现沙利度胺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眠效果,对孕妇怀孕早期的妊娠呕吐疗效极佳,于是在1957年10月以商品名“沙利度胺”作为镇静催眠剂上市。此药因疗效好而销售快,很快有14个药厂以“反应停”作为商品名在全球46个国家销售使用,主要在欧洲、非洲、澳大利亚和日本,仅德国1959年每天约有100万妇女服用,每月销售量达1吨之多。1961年11月,德国汉堡大学儿科遗传学家Widulind Lenz首先观察到服用此药与日益增多的海豹肢畸形儿相关,并将此发现通知了药厂。随后1961年12月,澳大利亚产科医师William McBride在《柳叶刀》上第一次报告了海豹肢畸形儿与沙利度胺密切相关。后来的统计发现,1958-1962年间,在全球发生的12000多例婴儿畸形中,有8000多例系沙利度胺诱发的海豹肢畸形儿。……
阅读全文2022-02-16
“遗传学”是20世纪兴起的、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是生物科学类、生物技术类等各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它对探索生命的本质、推动整个生物科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对新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遗传疾病防治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遗传学”既是一门重要的理论科学,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适用专业(14):高职(7):食品生物技术、化工生物技术、药品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医学生物技术、生物教育-旧、小学科学教育本科(2):生物科学、应用生物科学中职(3):生物化工、医学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制药技工(2):生物化工、生物制药适用课程(1):遗传学相关思政元素(4):百折不挠、社会责任、科研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课程信息一、课程简介“遗传学”是20世纪兴起的、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是生物科学类、生物技术类等各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它对探索生命的本质、推动整个生物科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对新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遗传疾病防治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遗传学”既是一门重要的理论科学,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本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遗传物质的传递、遗传物质的表达与调控、遗传物质的进化等,包括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连锁遗传和性连锁、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细菌和病毒的遗传基因突变、细胞质遗传、遗传与发育、数量遗传、群体遗传与进化。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和分析方法。理解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基本规律及其本质,主要包括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连锁互换规律等,以及分子遗传学基础,掌握遗传学基本原理,能够联系育种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及师范类教学。通过对本门课程的系统学习,了解遗传学的发展历史和相关分支科学,密切关注遗传学的最新研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向,为进一步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奠定理论基础。爱国敬业: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袁隆平一、案例(材料)简介20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学家布朗曾发出这样的疑问:“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在人类发展的关键时刻,一位“神农”捧出了拯救世界性饥饿的法宝——杂交水稻,创造了一个风靡世界的“绿色神话”。这个被冠名为“东方魔稻”的奇迹让中国人看到生的希望, 也让世界人民将远离饥饿。随着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大规模种植,再也没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了。“中国人不但能养活自己,而且能为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做出贡献。”这位“神农”就是袁隆平。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湖南湘西雪峰山麓的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最初他研究红薯、西红柿的育种栽培。1960年,天灾人祸带来了全国性的大饥荒,就是在这里,袁隆平看到有人饿死在路边。从那时开始,他立志要研究水稻,让所有人都有饭吃。为了实现这个梦,袁隆平从此踏上了一条艰难之路。……
阅读全文2022-02-16
巴斯德被世人称颂为“进入科学王国的最完美无缺的人”,他不仅是理论上的天才,还善于解决实际问题。像牛顿开辟出经典力学一样,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学领域。教师可在课程的讲授中,引入巴斯德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培养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适用专业(9)高职(4):水产养殖技术、海洋渔业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水生动物医学本科(4):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水生动物医学技工(1):水产养殖适用课程(1):微生物学相关思政元素(4):热爱科学、创新求真、科学精神、勇于探索。所属课程:微生物学涉及章节:绪论结合知识点:微生物学的奠基案例意义:巴斯德被世人称颂为“进入科学王国的最完美无缺的人”,他不仅是理论上的天才,还善于解决实际问题。像牛顿开辟出经典力学一样,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学领域。教师可在课程的讲授中,引入巴斯德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培养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典型事例: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在约翰•西蒙斯编著的《科学家100人》中,巴斯德位列第五,前4位分别是牛顿、爱因斯坦、玻尔和达尔文。巴斯德的伟大贡献包括:提出生命来源的胚种学说,驳斥了上帝造物说和自然发生说(即曲颈瓶试验);提出葡萄酒病由腐败细菌所致(巴氏消毒法);提出蚕病、禽病、兽病、人病的病因是病原微生物,并研制了减毒疫苗(狂犬病疫苗、鸡霍乱疫苗);还发现分子的不对称性(四种酒石酸旋光现象)。……
阅读全文2022-02-1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医学各学科中预防医学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预防医学以明确的群体和个体为研究对象,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主要包括人群健康研究中的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临床预防服务、社区公共卫生、卫生服务体系与卫生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目的是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通过对预防医学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医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应用三级预防原则及健康生态学模型做好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工作;也可以使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敏锐的察觉和报告各类公共卫生问题,在临床工作中能主动参与社区人群健康工作与个体化健康维护计划的制订,进而提高整个人群及个体的健康水平。适用专业(2)高职(1):临床医学本科(1):临床医学适用课程(1):预防医学相关思政元素(19):预防为主、中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民族自豪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人文素养、逻辑判断、提高健康水平、辩证思维、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科学精神、辩证法、遵纪守法、世界观、人生观、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教育1.预防医学的课程特点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医学各学科中预防医学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预防医学以明确的群体和个体为研究对象,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主要包括人群健康研究中的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临床预防服务、社区公共卫生、卫生服务体系与卫生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目的是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通过对预防医学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医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应用三级预防原则及健康生态学模型做好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工作;也可以使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敏锐的察觉和报告各类公共卫生问题,在临床工作中能主动参与社区人群健康工作与个体化健康维护计划的制订,进而提高整个人群及个体的健康水平。2.“思政教育”融入预防医学课程的意义和必要性(1)有助于实现全方位、全程育人的目标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充分体现全员、全过程、多维度的“大思政”育人教育理念。大部分医学生更重视内、外、妇、儿等专业课程,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自己的职业用处不大,存在较大偏见。因此,在主观意识上,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弥补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短板的有效途径。(2)有助于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大学教师是履行大学使命和传承社会文化的第一主体,大学教师不单单是“解惑”,更承载着“传道”育人的重任,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在“教书”的同时彰显“育人”功能。大学教师长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和熏陶,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融入逻辑判断、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同时要体现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在医学生的五年学习阶段,仅靠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很难达到育人的预期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从而达到“教书”与“育人”的目的。(3)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目前,在校的医学生绝大多数为2000年之后出生的独生子女,情绪变化较不稳定,心智思想尚未成熟;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进行“思政教育”尤为重要。此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极强,但也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加之医学生课业相对繁重,容易产生不平衡心里及厌学情绪,从而形成错误的价值取向。因而,在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中,选取合适的案例开展“思政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阅读全文2022-02-16
在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指引下,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将思政与专业内容自然、有机融合,达到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德育观和爱国情怀的教学目标,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本文以《高级日语》课程为例,探讨分析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及实施的具体方法,以期为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适用专业(4)高职(2):应用日语、旅游日语本科(1):日语中职(1):商务日语适用课程(1):高级日语相关思政元素(23):国际化视野、报效祖国、大公无私、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刚正不阿、人道主义、人文素养、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先人后己、勇于斗争、优良品格、热爱和平、激奋学习、重视环境、本土情怀、价值观、求真求实、保护环境、人生观、正能量、大无畏精神、国际视野引言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如何在日语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将思政与专业内容自然、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求真、触情、传递价值”,达到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德育观和爱国情怀的教学目标,是我们每个日语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结合《高级日语》课程教学实践,着重从高级日语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思政元素如何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这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为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一.《高级日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高级日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日语的技能技巧,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方面得到提升。着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日语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驾驭日语语言的能力。通过对语言现象进行剖析,及日本文化及社会知识的渗透,为阅读和理解各类题材的日语文章打好基础,提高学习者的思维创造和分析鑒赏能力。《高级日语》课程较之基础课程阶段课文长度增加,语言难度和内容深度方面也有较大跨度。其教学重点逐渐转移到分析文章、理解语言心理和语言的文化背景方面。注重口头和笔头、课文和课外读物的有机结合,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最终达到学习者能较为准确而熟练地运用日语表达思想、树立国际化视野及良好的人文素养的目的。这是《高级日语》课程自身的教学目标。在这一教学目标下,我们要在授课过程中将思政与专业内容有机融合,而不是干巴巴地生搬硬套,与时俱进,讲政治、讲信仰、讲思想、讲爱国,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融入高级日语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勤学、勤劳、爱国、励志、修德、明辨、求真、力行”,做到立德树人。以期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德育观和爱国情怀。
阅读全文2022-02-16
开展线上教学以来,材料与化工学院积极推动“思政育人”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把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涌现的英雄集体和个人作为最鲜活的教材,润物无声地融入专业课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取得了较好成效。适用专业(5)高职(2):化学教育-旧、小学科学教育本科(1):应用化学中职(1):化学工艺技工(1):化学制药适用课程(1):应用电化学相关思政元素(11):救死扶伤、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德树人、大国精神、价值观、认同感、自豪感、世界观、人生观、坚定信念开展线上教学以来,材料与化工学院积极推动“思政育人”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把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涌现的英雄集体和个人作为最鲜活的教材,润物无声地融入专业课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取得了较好成效。在线有约,探索价值观——《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指导1》自我探索:价值观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赵慧君又到了“约会”时间,提前打个小招呼——“幕课堂”上留言:同学们,签到啦!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价值观!无情大火即将吞噬宿舍,1分钟抢救物品,您会选择哪三件物品?您的选择可以记录在幕课堂“我的选择”。世界末日即将来临,救生舱中只能容纳七个人类生存,您如何选择,顺序如何?请写在每次“约会”必备的纸上。想想您的选择,第一次冲进火海,您的选择对您有什么价值?还有重要的物品不在抢救之列吗?为什么?第二次拯救生命,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些选择背后隐藏着什么?
阅读全文2022-02-16
《大学物理》课程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强、授课覆盖面大、包容性广等特点,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良好载体和渠道。本文从教师和学生角度探讨了《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一方面教师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需要强化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吃透”物理学史及“蓄养”物理文化素养。一方面学生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主体,需要改变物理学习方式、明确物理学习目标及加强学以致用。《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对激发学生为国家为民族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动力,帮助学生解答思想困惑、价值困惑、情感困惑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适用专业:本科: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数据计算及应用、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核物理、声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科学与工程、能源化学、天文学、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军事海洋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与技术、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古生物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本科专业适用课程(1):大学物理相关思政元素(15):责任、学习动机、实践能力、严谨态度、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怀、创新精神、追求真理、科学精神、实事求是、探索精神、科学态度、锲而不舍一、引言《大学物理》是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是构成大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通常注重强调物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应用,课堂教学常被看作由概念、公式、数学推导构成的“死”的物理知识传授的过程,轻视了它对学生世界观、科学观和科学素质的培养。2018年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了“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物理学研究的内容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又回归实际生活。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大思政”背景下,如何通过展示物理学史、重要物理思想的产生背景和条件、物理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等,使学生了解物理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了解物理科学的思想体系和物理的文化价值,培养与熏陶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审美及科学情操,发展应用意识提高综合素质,激发出《大学物理》课程隐形的“思政”教育教学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教师和学生角度探讨了《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一方面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需要强化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吃透”物理学史及“蓄养”物理文化素养。一方面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需要改变物理学习方式、明确物理学习目标及创新实践,完善和超越自我。二、《大学物理》“思政”教学的主导——教师教师是《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施者,也是教学实践的主导者,教师必须明白“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么教”,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生掌握物理技能的同时,必须深挖《大学物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进一步拓展和开放,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等传授给学生,潜移默化地完成思政教育。(一)强化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传播物理知识、思想及真理,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灵魂、品行及人格。教师应当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政治意识,履行好教书育人的岗位初心,主动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直接关系“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在大学物理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关注道德教育资源,把握道德教育时机,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应把“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坚持学生中心,全面发展”作为核心理念,针对本科生的成长特点,聚焦学生思想关注点,着眼于学生道德素养的熏陶濡染,加强正面引导、深入解疑释惑,努力把物理的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与教学方式上的可接受性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大学物理课堂“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阅读全文2022-02-16
统计实验设计与分析中具有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心思缜密、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及敏锐的洞查力与精准的判断力。实验通常是一个团队共同协作完成,善于独立思考的同时也善于与人沟通合作,并能勇于承担责任,坚持用科学的结论指导实际。适用专业(3)高职(1):统计与会计核算本科(1):统计学中职(1):统计事务适用课程(1):统计学发展史相关思政元素(47):解决问题能力、尊重规律、爱国热情、热爱祖国、解放思想、耐心细致、严肃认真、服务社会、实践能力、一丝不苟、承担责任、精益求精、兢兢业业、专业素养、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综合能力、洞察力、写作能力、严谨求真、沟通合作、爱国主义情怀、判断力、全局观念、大局意识、理论与实践结合、依法统计、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收集数据、数据分析、心思缜密、精雕细琢、探索规律、整体观念、忠诚统计、不出假数、价值观、科学精神、实事求是、世界观、唯物辩证法、认真负责、人生观、与时俱进、工匠精神1.课程思政内容统计学发展史许宝騄:中国统计的一代宗师(第1章 导论)课程思政目标(1)了解我国统计学发展史,尤其通过中外统计学发展史的比较,有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了解国情。(2)通过对许宝騄老师等优秀统计学家热爱祖国、兢兢业业工作的光荣事迹的学习,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教学实施过程(1)课外阅读:统计学发展史、许宝騄:中国统计的一代宗师(2)课堂讨论:我国统计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特点;中外统计发展对比(中国的统计思想前期比西方繁荣,后期发展缓慢,原因是什么?之后的改进有哪些?);介绍一位我国的统计学家;其他读后感。2.课程思政内容统计调查(第2章 数据的搜集)课程思政目标引导学生在统计调查过程中实事求是、严谨求真,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统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包括:忠诚统计,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出假数;依法统计,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其中,实事求是、不出假数是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教学实施过程(1)要求学生课外精读文献《经验研究中的关键细节》、《实地调查基础之上的研究报告写作》,这是与统计调查密切相关的经典文献。(2)学生讨论,发表读后感想(3)老师总结,在实施统计调查以及在此基础上完成分析报告应注意的事项。
阅读全文